本网讯:暑期进程过半,我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(材控)、机器人工程、自动化三个专业的考研学予以严谨的规划与高效的协作投入备考,形成"学科联动、资源共享、师生共进"的良好生态。各专业结合学科特性制定差异化备考策略,辅以教师团队的系统化指导,展现出扎实的复习成效与积极的精神风貌。
材控专业25名留校考生每日9:00至22:00在图书习室开展学习,形成"基础巩固-专题突破-模考冲刺"三阶段复馆及专用自习体系。公共课复习已进入强化阶段,同学们通过"真题分类汇编法"对数学、英语进行模块化训练,政治科目则采用"时政热点脉络图"梳理重要会议与政策文件。专业课方面,跨专业考生通过"基础补缺计划"系统掌握金属学原理、塑性成形工艺等核心课程,本专业员工则聚焦模具设计、材料性能优化等难点展开"案例攻坚行动"。备考过程中,团队创新推出"错题溯源工作簿",要求每位同学对错题进行知识链溯源,形成跨章节关联分析报告。辅导员团队定期开展"进度可视化会议",通过甘特图展示个体与群体复习进度,确保备考节奏科学有序。
机器人专业目前留校考研共21人,均为意向报考控制工程、机械设计基础等相关专业。每日8:00-22:00集中在图书馆备考,按学科复习,定期开展数学刷题互助与专业课知识学习。近期重点突破英语真题与政治理论基础,形成"数学-专业课-英语政治"三线并进模式。数学复习采用"题型接力攻关制",每组负责一类高难度题型(如中值定理证明、线性方程组求解)进行深度解析并制作讲解视频,整体状态积极,无特殊情况。
自动化专业32名考生每日8:30至22:00在图书馆及专用自习室开展学习。以"理论-实践-创新"三位一体模式推进备考,目前正处于强化阶段。同学们按报考方向组建"控制组"与"系统组",前者深耕现代控制理论、状态空间分析法,后者聚焦过程控制系统设计、PLC编程实务。每日完成《考研数学复习全书》,政治科目方面每周还会根据热点自主设计2道选择题+1道分析题,并交换作答。

我院各专业备考工作得到教师团队的强力支持,形成"课程辅导-资源供给-心理疏导"三位一体支持体系。材控专业每周由两名专业老师坐镇自习室,针对铸造工艺设计、材料失效分析等难点进行现场答疑;机器人工程专业开放实验室设备,指导员工将轨迹规划算法、机械臂控制等备考内容转化为毕业设计课题;自动化教研室编制《考研核心考点图谱》,标注近五年真题在教材中的对应页码,并开发《政治选择题速查手册》《英语作文功能句库》等工具书。跨专业联合辅导方面,每周举行"导师团联合答疑会",由控制、机械、材料专业教师共同解决交叉学科问题,如"控制算法在材料加工中的应用""机器人机构设计中的力学分析"等。此外,心理中心推出"考研压力管理工作坊",通过正念训练、时间管理讲座等方式帮助员工调节心态。每周五晚8点,辅导员通过企业微信发起“考研进度接龙”,员工上传当日学习时长、错题数量、情绪状态(1-5分评分),班主任实时分析数据波动。对连续3天学习时长低于6小时或情绪评分低于3分的员工,辅导员启动“红色预警”,联合班主任进行一对一电话访谈,了解具体困难。辅导员与班主任的暑期考研帮扶,不仅是知识的传递,更是情感的联结与成长的护航。通过“精准分类-资源整合-心理赋能-家校协同”的闭环管理,致力于让每一位考研学子在炎炎夏日中感受到清凉与力量,最终实现“研途有梦,不负韶华”的美好愿景。


当前,我院考研学子均保持高昂斗志,材控专业完成第一轮专业课梳理,机器人团队攻克状态空间分析法难点,自动化考生在电路分析模块取得突破。我院将持续优化备考环境,计划8月中旬开展"考研复试预演活动",模拟面试流程并邀请企业HR提供礼仪指导,同时增设"学术写作特训营",提升论文阅读与文献综述能力。正如备考标语所言:"研途虽艰,行则将至;夏日耕耘,秋日硕果。"全体师生正以系统化、专业化的备考姿态迎接挑战,用智慧与汗水书写青春答卷。